交通意外乘客受傷:責任誰屬?香港法律指南
交通意外時有發生,交通意外乘客受傷責任劃分問題複雜,往往涉及多方。本文作為香港法律專欄,將深入探討相關法律框架、責任歸屬及索償程序,助您了解自身權益。
香港法律框架下交通意外乘客受傷責任劃分
香港對於交通意外乘客受傷責任劃分有明確的法律框架。主要依據包括:
《道路交通條例》(第374章)
此條例是規管香港道路交通的主要法例,涵蓋車輛使用、駕駛行為及意外責任等。其中,與乘客受傷責任相關的條款包括:
- 第37條:關於不小心駕駛的定義及刑罰。
- 第39條:關於危險駕駛的定義及刑罰。
- 第65條:關於第三者保險的規定,確保受害者(包括乘客)能獲得賠償。
《侵權法》
即使沒有違反《道路交通條例》,疏忽行為也可能構成侵權。例如,司機超速或酒後駕駛導致意外,即使沒有被刑事起訴,仍可能因疏忽而需承擔民事責任。
案例分析:HCMA 182/2013
在HCMA 182/2013案件中,高等法院原訟法庭探討了不小心駕駛的定義。法官彭寶琴強調,駕駛者有責任時刻保持警覺,注意路面情況。雖然此案主要關於司機的刑事責任,但其原則同樣適用於判斷司機是否對乘客的受傷負有民事責任。
乘客受傷責任歸屬:誰該負責?
交通意外中,乘客受傷的責任歸屬可能涉及多方,包括:
肇事司機
如果意外是由於司機的疏忽(例如超速、酒後駕駛、不小心駕駛)導致,司機需承擔主要責任。根據《第三者保險條例》,司機的保險公司應對乘客的醫療費用、收入損失及其他相關損失作出賠償。
其他車輛司機
如果意外涉及多輛車,其他車輛的司機也可能因其疏忽行為而需承擔部分或全部責任。
參考:
交通意外索償攻略告對方疏忽,證據清單全攻略
車主
在某些情況下,如果車主明知司機不適合駕駛(例如司機沒有有效駕駛執照或受到藥物影響),車主也可能需承擔責任。
了解更多:
交通意外100%責任香港法律如何判定
乘客自身
在極端情況下,如果乘客的行為(例如干擾司機駕駛)直接導致意外發生,乘客可能需承擔部分責任。
法律AI Chatbot
想了解更多?立即體驗
hk24CarClaim交通意外索償AI。
索償程序及注意事項
乘客在交通意外中受傷後,應盡快啟動索償程序,以保障自身權益。
索償步驟
- 報警:立即報警,取得案件編號。
- 尋求醫療協助:盡快就醫,並保留所有醫療記錄及費用單據。
- 收集證據:記錄肇事車輛的車牌號碼、司機姓名及聯絡方式,並尋找目擊證人。
- 諮詢律師:尋求專業法律意見,評估索償的可行性及範圍。
- 通知保險公司:盡快通知肇事司機的保險公司,並提交索償申請。
索償時限
根據《時效條例》,人身傷害索償的時限通常為意外發生後的三年。因此,受害者應盡快啟動索償程序,以免錯過時限。
索償範圍
乘客可索償的範圍包括:
索償項目 | 描述 |
---|---|
醫療費用 | 包括診金、住院費、藥費、物理治療費等。 |
收入損失 | 因受傷無法工作而導致的收入損失。 |
交通費用 | 前往醫院覆診的交通費用。 |
精神損失 | 因受傷而導致的精神困擾及痛苦。 |